在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这届年轻人对身体的自嘲:年纪轻轻腰就不好了,年纪轻轻血压就高了,年纪轻轻心脏就不好了,甚至很多人因此年纪轻轻就抑郁了……房颤,曾经被认为是老年人群的专利,年龄越高,风险越大。然而,临床上,常常能看到前来就诊的低龄房颤患者。这届年轻人,为何就房颤了呢?究竟是病因不明还是有因可循?今天我们就来细数一下低龄房颤患者那些可能的病因。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房颤成为人群中越来越常见的疾病之一,房颤的机制研究和治疗进展也是近几年心血管领域的热点。临床上,患者常常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大夫,我为什么会得房颤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医生和无数科学家也很想知道,毕竟发现了病因意味着治疗已经成功了一大半。有时候检查完之后我们可以很欣慰地告知患者,您的房颤可能是XX导致的,把XX治好了,房颤就好了。然而,大部分时候,我们只能无奈地告知患者,您的房颤就像白头发一样,跟您的年龄有关。房颤的确切机制目前并不清楚,危险因素众多,且大部分危险因素都不可逆。
上表中所列的危险因素以老年人群更常见,在年轻房颤患者中,有哪些病因更值得注意呢?下面我们一一列举。
对于心律失常的诊治,甲状腺功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全身所有器官,调节人体代谢。在心脏的心房和心室细胞中,均有甲状腺激素作用的受体,甲状腺激素可提高交感神经兴奋性,缩短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以及提高离子通道活性等,进而导致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容易导致快速性心律失常,而甲状腺功能减退容易导致缓慢性心律失常。大部分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的房颤在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可恢复窦性心律,而不用药物转律或接受导管消融。因此,临床上遇到因房颤来诊的患者,别忘记完善甲状腺功能检查。顾名思义,家族性房颤指的是在一个家系中出现多位房颤患者的现象。与许多疾病一样,房颤也有家族聚集性,这种家族聚集性来源于致病基因的突变和遗传。据统计,大约5%-30%的房颤患者家族中有其他亲属发病。反之,当家系中存在房颤患者时,其他成员罹患房颤的风险可增加40%。有一项研究报道了25例短QT综合征的患者(平均年龄仅15岁),其中就有4例患者诊断过房颤,最小的年龄只有4天。短QT综合征合并房颤可能与KCNH2、KCNQ1和KCNJ2等基因突变有关。基因突变导致钾通道功能异常,心房动作电位时程和不应期缩短,进而导致房颤发作。与单纯房颤相比,短QT综合征合并房颤的患者危险性更高,更容易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乃至猝死。与短QT综合征相比,长QT综合征患者房颤患病率更高,甚至可高达1/3。约60%的房颤发生于18岁之前。长QT综合征患者出现房颤同样与基因(KCNQ1、KCNH2和SCN5A)突变有关。除了先天性长QT综合征之外,临床上还应考虑药物导致的继发性长QT综合征,常见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抗抑郁药和抗过敏药物等。J波综合征,包括Brugada综合征和早复极综合征,均与房颤存在明显相关性。J波综合征和房颤并存的可能机制同样与离子通道的基因变异有关。电生理医生在做室上速导管消融时常常发现,一些患者在进行常规电生理检查时可诱发出房颤发作。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Wutzler等学者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房颤患者中既往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比例甚至可高达57%。此外,合并房室结双径路或旁道的患者房颤治疗后复发风险增加。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发展到晚期心力衰竭阶段,大多合并房颤。即使在早期,仍有很大一部分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可能存在房颤。合并房颤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预后更差。
针对老年人群的房颤,相关指南不断推陈出新,不论是抗凝治疗、导管消融、心室率控制等策略均有指南可依。而年轻人群房颤患病率低,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都寥寥无几,这也决定了治疗上尚有许多争议。一个年轻人,一旦诊断房颤,是不是要抗凝一辈子呢?是不是要接受导管消融治疗呢?万一手术后房颤复发了怎么办?我想,在治疗之前更重要的是寻找可能的病因,一旦可逆性病因解除,房颤亦可随之消除。上文列举的诸多病因,通过临床上各项检查,即可逐一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