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68岁,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长期吸烟,体检发现有颈动脉斑块,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医生建议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的降脂药物。
老陈遵医嘱服药规律且定期复查,低密度脂蛋白控制良好,但1年后复查颈动脉超声显示斑块依旧存在。老陈很生气,觉得1年的药都白吃了。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颈动脉斑块者何时需要吃他汀、阿司匹林?斑块能否逆转呢?下面跟大家简单聊聊关于颈动脉斑块的处理原则。什么是颈动脉斑块、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硬化,其危害是什么?
颈动脉斑块是颈部的动脉血管动脉硬化后,逐渐加重,进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加重就会形成斑块。颈动脉斑块加重就会导致颈动脉血管狭窄,血管狭窄就会导致缺血,引起脑供血不足,甚至缺血性脑梗死。也就是说颈动脉斑块只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颈动脉斑块通过超声就能发现,正常情况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约为 0.8 mm ~ 1.0 mm。当其数值 > 1.0 mm 就被称之为 IMT 增厚,当其数值 > 1.3 mm 则称之为颈动脉斑块。
大量研究表明,颈动脉斑块更容易发生在颈动脉分叉及起始段,主要是因为这里血流速度缓慢,脂质及炎性物质容易发生沉积,最终形成斑块。
且他汀类药物可以改善血管内皮的代谢,使斑块中脂质核心的密度变大,体积变小,让斑块变得更「硬」更结实,从而不容易破溃。当斑块破溃时,抗血小板药物就会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激活纤维蛋白,从而预防血栓形成。目前来说,若患者存在明显的颈动脉狭窄(狭窄 ≥ 50%),一般应服用阿司匹林(75 ~ 150 mg/d);若患者只是存在一处或多处斑块,但未导致管腔狭窄,或虽有狭窄但狭窄程度 < 50%,则需要结合患者所存在的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确定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此类患者若具有以下 ≥ 3 种危险因素,且无法有效纠正这些危险因素时,则建议用阿司匹林(75 ~ 150 mg/d):
- 得到初步控制的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血压<150/90 mmHg);
- 高胆固醇血症(TC ≥ 6.2 mmol/L 或 LDL-C ≥ 4.1mmol/L 或 HDL-C < 1.0 mmol/L);
-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父母一方或双方男性<55 岁,女性 <65 岁发病);
另外,出血风险增加的患者(如正在使用抗凝药、消化道出血病史、血小板减少症等),在未纠正时应避免服用阿司匹林。
2. 手术治疗 ——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绝大部分颈动脉狭窄都不需要手术治疗,当狭窄严重到一定程度影响大脑正常血液供应,才需要评估后决定是否手术。常用的手术方法有两种:适应于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无创检查狭窄 ≥ 70% 或血管造影狭窄 ≥ 50%;或没有症状但血管造影狭窄 ≥ 70%。即在颈部血管放支架,利用支架把狭窄的血管管腔给撑起来,与心脏冠状动脉放支架是一个道理。然而,以上的治疗方式只是医疗干预,生活方式的干预对颈动脉斑块的预防很重要!
不管颈动脉斑块的狭窄程度有没有超过 50%,都需要坚持长期的健康生活,才能有效的控制和延缓颈动脉斑块的加重。甚至可以说没有颈动脉斑块也要健康生活,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预防的作用,对于发现颈动脉斑块的人,更应该健康生活。
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吃粗粮,多喝水,低盐、低脂、低糖。抽烟会促使冠状动脉硬化,抽烟者的斑块率明显高于不抽烟者。少饮烈性酒。可以进行快走、慢跑等温和的有氧运动,但要循序渐进,因人制宜,不要超负荷运动,少熬夜。
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降低血压、血脂治疗。特别是超过 50 岁的男性、绝经后的女性以及「三高」人士,建议每年最好查一次颈动脉超声。
只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合理治疗,部分斑块可以缩小甚至完全消退。ASTEROID 的研究,结果发现,经生活方法干预及积极治疗后 LDL-C 降低 53%,有 78% 的患者斑块实现了逆转。另一项名为 SATURN的研究[6]也发现,将 LDL-C 降到 1.6 mmol/L,冠状动脉斑块出现明显缩小。
总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重视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加速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颈动脉斑块的主要原因,对于颈动脉斑块必须是预防为主。已经发现的颈动脉斑块,一般建议超过狭窄 50% 的时候需要吃药,药物以他汀和抗血小板药物为主,但应视具体而定。